高中历史选修2法国大革命教案岳麓版课标要求: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2.概述《人权宣言》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3.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的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大约始于十四世纪。不是立法机构,而是咨议机构。所谓“三级”是指会议的参加者教士、贵族和第三等级。第三等级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特权等级占有1/3土地,不纳税。三个等级各有一票表决权,第三等级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占全国人口90%的农民,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其他贡赋,艰难度日,工人、农民、城市平民,要求改变现状。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1789年制宪议会召开后,第三等级代表的主张各个等级在一起开会,以人数计票,从而在实际上剥夺第一、第二等级对会议的控制;国王和特权等级不愿让步。这样,第三等级同国王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引发了法国大革命。一、革命的背景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18世纪末,以波旁王朝为代表的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端腐朽。在专制制度下,新生的资产阶级和广大下层人民毫无自由与民主权利可言。路易十六当下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对内加强剥削人民,对外战争连年不断,导致国库空虚,债台高筑,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启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3.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改为制宪议会,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第三等级网球场宣誓:不制定宪法决不解散二、经过(一)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开始,制宪议会掌握政权(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1.通过《人权宣言》“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惟一原因”“在这个庄严的宣言里阐明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2.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3.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4.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5.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6.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7.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针对法国的等级制度,《宣言》强调了平等。核心:人权、民主、法治、平等。自然权:生来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权利。主权在民: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与国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权宣言》发布的意义它提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批驳专制王权封建等级,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标志法国社会的根本变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亚洲国家社会改造。2.制宪议会通过1791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标志着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3.1792年普奥干涉法国革命,形势危机(二)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工业资产阶级)掌权,国民公会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在瓦尔密击退普鲁士军队2.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3.反法联军进逼法国,各地叛乱,局势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