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学参考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初高中知识联系】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初一上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明清经济的发展二、“重农抑商”政策初一上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三、“海禁”与“闭关锁国”初一上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必修一、二相关联系】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奴隶社会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到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巩固、完善、加强、强化。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进一步控制;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与此同时,西方许多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3、中西方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双方的经济发展走向。4、中国落后,西方发达的原由就一目了然了。【问题探究】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非常缓慢。2、“重农抑商”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作用?初期: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了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了早期的封建统治。后期: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难以瓦解。3、明清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落后于世界。【重要概念】1、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杭州、松江等江南城市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人进行生产。被雇佣的人叫做“机工”,机工计日向机户取工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江南个别地区和少数生产部门稀疏出现。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2、重农抑商:即注重农业生产,抑制商业活动的政策。早于战国时代,法家已提倡重本抑末,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商鞅变法后,秦国厉行强本抑末、农战合一,奠定了秦国强大、并吞天下的基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沿用重本抑末之策,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西汉以及后来的王朝继续采用这种政策。重农抑商的推行,令老百姓(绝大多数是农民)满足于「有饭吃」的生活状态,肚子饱了,便不会作乱而危害政权,这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故为历代王朝所袭用。但工、商、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却因而大受压抑,窒碍了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这与近代中国之积弱有莫大的关系。3、闭关锁国:是自明末以来中国统治者长期推行的一项治国方针。顾名思义,就是主观割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处于闭目塞听的状态。尽管“闭关锁国”一词从没有出现于明清史料及官文中,而是出自外国人的言谈中,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和危害。明末清初的历史告诉我们,封建王朝在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秉承着与世隔绝的指导思想。进入明后期以来,随着封建王权的日益强化,对外指导思想逐渐由开放转向隔绝排外。这一点从明末清初的统治者的一系列对外对内政策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清政府强行割断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造成国门内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保守与停滞,而与当时国门外西方的突飞猛进形成了鲜明对比。用心爱心专心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