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第四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VIP免费

高中历史第四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_第1页
1/2
高中历史第四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_第2页
2/2
高中历史第四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改良方案不断碰壁失败。③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同年在《民报》发刊词上,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2.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主要内容: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开展民族革命,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开展社会革命,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实现家给人足。评价:①进步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②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从而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3.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从1905年到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保皇派(以康有为为首)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了一场论战。这次论战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4.三民主义的实践1905年至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1912年春,孙中山按照三民主义思想,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历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5.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原因:①袁世凯窃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均遭失败。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风暴带来启示和希望。③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使国民党改组工作完成。④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需要。发展:①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②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并提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使民生主义与扶助农工紧密结合。评价:(1)进步意义——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②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是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正确方法,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二.毛泽东思想1.背景:①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②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2.形成①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毛泽东思想发端。②土地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第四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