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内容】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考点细解】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1、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⑴“两弹一星”:①1964年,中国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③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⑵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⑶袁隆平杂交水稻: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继中国四大发酵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了解贯彻“双百”方针后的优秀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和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了解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促进了教育改革步伐●2、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颁布《义务教育法》是新时期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它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3、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