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题】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过程】【问题探究】问题是思维的开始!1、简析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2、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又实行“一边倒”的方针。你是如何看待“一边倒”的方针的?3、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周恩来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其目的是什么?“求同存异”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自学导引】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建国初期外交形势1、两大阵营对峙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①含义②意义2、“一边倒”①含义②意义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含义②意义三、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中苏建交和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间、签约的意义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提出、内容、意义3、参加日内瓦会议目的、时间、结果和意义4、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背景、时间、内容和结果【自我测评】相信自己,一定能行!1、二战后世界形势的根本特点是用心爱心专心A、殖民地获得独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严重削弱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面对抗D、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3、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4、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情绪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后来措辞有所修改的是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最能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是A、不同美国建交B、同印度、瑞士等国建交C、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D、参加亚非会议7、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8、万隆会议上,中国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C、“平等互惠”D、联合反对殖民主义9、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10、建国以后的外交政策和理论中,由周恩来首先对外阐述的是①新中国的建交原则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三个世界理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用心爱心专心《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答案【自我测评】1~5CCBCC6~10CABCD【问题探究】1、①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②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包围和敌视的政策,妄图扼杀新政权。③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洲、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所有这些都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④自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已日趋成熟,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⑤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新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消除帝国主义的在华残余势力,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就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1)所谓“一边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