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内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3、宋明理学明清4、儒学思想的发展【考点细解】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2、了解孔子的思想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3、了解孟子的思想(1)继承孔子的“仁”,并发展“仁政”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施仁政于民,”。(2)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民贵君轻”(3)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4、了解荀子的思想(1)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主张“君舟民水”(3)伦理观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重要性)二:汉代儒学●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2、汉武帝尊儒:1)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3)教育:a)正式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五经”和“博士”b)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大大提高儒学的地位;c)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三: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北宋理学代表:“二程”主要思想: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B天理是万物的本源;C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D仁是万物俱生的●2、南宋理学代表:朱熹,作品《四书章句集注》主要思想:a、理气论b、心性论:●3、王守仁心学主要内容:(1)“心即理”。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认为人心是万物的本原。(2)“致良知”(3)“仁”的思想。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四: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1、了解李贽思想:(1)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2)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3)赞扬改革家、农民起义●2、了解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主张:(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A对君主专制抨击最激烈的是黄宗羲B“天下兴亡,匹夫有用心爱心专心责”思想最早由顾炎武提出,C王夫之提出“耕者有其田”。(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A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要求B顾炎武和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学术要为现实所用,顾炎武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3)思想上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A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B顾炎武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思想,到实践中求真知。C王夫之主张物质第一性,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