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必修1【课标要求】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知识梳理】一、“文革”践踏民主法制1.“文革”原因:内因:(主观上)①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根本原因),②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③林彪、江青等野心家的推波助澜;(客观上)民主法制不健全外因:(客观原因)60年代中期,我国周边局势趋于紧张,美国扩大侵略越南的战争;中苏关系恶化,这些事件都使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党内外开展了“反修防修”运动。2.破坏表现:①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参迫害。其中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是对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迫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名存实亡③“造反派”之间展开夺权斗争,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被夺权陷于瘫痪,社会秩序严重破坏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无法实行。二、法制制度走向健全1.历史条件:①党和人民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措施:①平反冤假错案;②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制定了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3.作用: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三、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措施:1.重建: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2.完善:①完善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呼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②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发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改变过去上级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制度。【巩固反馈】1.“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C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④权力过于用心爱心专心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⑤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⑥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2.出现“文革”错误的根源在于()AA.对中国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B.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C.建国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D.毛泽东的个人专断3、“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C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坚持集体领导B.要防止个人崇拜C.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问题D.党的工作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是在()DA.新中国成立后B.1954年宪法颁布后C.文革结束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律建设的首要举措是()CA.制定法律B.完善法律法规C.平反冤假错案D.学习西方民主法制精神6、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这些举措不包括()A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C.立法改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A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7、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C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