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年月日总课时数:3班别高二班班班班日期月日节月日节月日节月日节月日节课题1.1分子动理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2、知道分子间存在斥力与引力。且知道什么时候表现为是什么力。3、熟悉分子的热运动,懂得布朗运动的实质。4、知道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由分子组成2、通过分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懂得显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结构的本质重点分子热运动难点分子热运动的实质的解释课时2教学过程活动1:知识点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很小:①直径数量级为10-10m.②质量数量级为10-27~10-26_kg.(2)分子数目特别大: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2.分子热运动(1)布朗运动:①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②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③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④运动轨迹不确定,只能用位置连线确定微粒做无规则运动;⑤不能直接观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用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来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热运动:物体里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选填“有关”或“无关”),通常称作热运动.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变化更快.(2)分子力的特点①r=r0时(r0的数量级为10-10m),F引=F斥,分子力F=0;②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④r>10r0时,F引、F斥迅速减为零,分子力F=0.(3)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象(如图1111)图1111(二)[核心精讲]1.分子的两种模型图1113(1)球体模型直径d=.(常用于固体和液体)(2)立方体模型边长d=.(常用于气体)对于气体分子,d=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转换桥梁作为宏观量的摩尔质量Mmol、摩尔体积Vmol、密度ρ与作为微观量的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每个分子的体积V0都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联系起来.如下所示.(1)一个分子的质量:m=.(2)一个分子所占的体积:V0=(估算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或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3)1mol物质的体积:Vmol=.(4)质量为M的物体中所含的分子数:n=NA.(5)体积为V的物体中所含的分子数:n=NA.[师生共研]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若有一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规范解答】(1)水的摩尔体积为:V0==m3/mol=1.8×10-5m3/mol水分子数:N==≈3×1025(个).(2)建立水分子的球模型有=πd3得水分子直径d==m=4×10-10m.【答案】(1)3×1025个(2)4×10-10m[师生共研](多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规范解答】当距离较远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靠近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当距离减小至分子平衡距离时,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当距离继续减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继续靠近过程中,斥力做负功,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因为只有分子力做功,所以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选项B、C、E正确.【答案】BCE判断分子势能变化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方法二:利用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判断.如图1115所示.但要注意此图线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的形状虽然相似,但意义不同,不要混淆.图1115[题组通关]1.下列个选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