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31个课题3.3认识简单机械课型新课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理解机械效率,知道有用功、无用功和总功的区别。2、技能领域:能用实验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3、情感领域: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重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幻灯板书设计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一、W总=W有用+W额外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以及使用动滑轮虽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却做了一些并不希望做的功。(二)新课教学1、以课本图3-32为例,研究做功的情况。让学生分析得出哪个功是我们所必需要做的?哪个功并不是我们所需要做的,但不得不做的?小结:必需要做的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额外功或无用功;两者的总和叫总功。W总=W有用+W额外讨论:在上述例子中,如果考虑绳子的自身重及滑轮轴心处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还有哪些?——克服绳子重力做的功,克服摩擦做的功。想一想: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提示:从做功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有用功是多大?额外功多大?小结: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分析,总功(人提供的能量)一方面转化为有用功(物体增加的势能);另一方面转化为额外功(机械增加的势能或摩擦产生的热能)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η越大,机械工作时能量的利用率越高。在使用机械时,总是尽可能减小额外功以提高机械效率。实际使用机械时,机械效率总小于1!提问:出示图片——盘山公路。思考筑路采用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小结: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可以更省力。(三)布置作业1、课本P89练习第5题。2、作业本第3节第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