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力和运动(教学案)考点提纲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纳米(nm)等;1光年(l,y)=km刻度尺测量结果由和组成。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等测量工具有日晷、沙漏、脉搏、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注意:测量工具的选择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合理的选择二、物体的运动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时间相同比(2)路程相同比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公式:,国际单位:1m/s=km/h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而言的,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三、力1、力是对的作用,单位:,力的三要素:、、。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方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物体上)。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4、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弹簧①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度线测力②测量时要避免弹簧及指针与外壳摩擦(要使弹簧测力计内计使用方法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量在一条直线上)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的表面垂直5、力的分类:互相接触产生条件⑴弹力发生弹性形变常见弹力:压力、拉力、支持力、推力等定义:方向:应用:⑵重力公式:g=它表示重心的确定:⑶摩擦力:方向: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注意点: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因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相反。例如:传送带把货物从低处送到高处,就是靠传送带对货物斜向上的静摩擦力实现的。6、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变粗糙;③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⑵减小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变光滑;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④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四、力与运动1、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方向,且作用在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3、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应考练习一、选择题不变静止(漂浮、悬浮等)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受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减速运动方向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加速(上浮、下沉等)物体受非平衡力1、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如图所示,期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4、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所示)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选取的参照物是()A、“神七”载人飞船B、太阳C、地球D、月亮5、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B.0,1NC.2N,1ND.1N,1N7、如图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B.由于惯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