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细胞的癌变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二次修改意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分析引起癌症的原因。3.癌症的预防、诊断与治疗过程与方法1.癌细胞的概念及特征可结合口诀记忆。2.致癌因子的分类记住即可。3.细胞癌变的原因是本课时的难点,可从癌细胞特征推导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本节课内容与生活方方面面包括饮食、居住等密切相关,即癌症既是生物学热点,又是医学界与社会的热点教材分析重难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重点)2.致癌因子的种类及机理。(重难点)教学设想教法讲解法学法讨论分析归纳教具多媒体课堂设计目标展示1.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分析引起癌症的原因。3.癌症的预防、诊断与治疗预习检测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含义(1)引起原因(2)特点: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2.主要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质疑探究1.种类致癌因子2.机理3.癌症的预防、诊断与治疗(1)预防措施:远离致癌因子。(2)诊断手段: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癌基因检测等。(3)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精讲点拨【问题导思】①如何理解癌细胞的无限增殖?②癌细胞的表面会发生哪些变化?这说明癌细胞具有什么特征?③癌细胞的致病机理是什么?1.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即“不死的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细胞来源细胞周期分裂次数存活时间正常人肝细胞22小时50~6045.8天~55天1海拉宫颈癌细胞22小时无限分裂1951年至今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变态的细胞”例如,体外培养中的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转化成癌细胞后变成球形。癌细胞的细胞核都较正常细胞的大,有时形态也变得不规则,核仁也变大了,染色时,核的着丝点颜色也明显加深。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即“扩散的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到处游走分散,进行分裂、繁殖,形成肿块。4.癌变机理当堂检测1.(2013·铜川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分裂50~60次B.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D.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2.如图所示成纤维细胞是梭形的,变成了球形;球形的胚胎细胞变成梭形,有关图示的描述正确的是(A)A前者是癌变,后者是分化B.前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后者减少C.前者不受环境影响,后者易受环境影响D.前者细胞中酶活性降低,后者升高3.(2014·哈尔滨高一质检)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中的131I在核电站周围被检测到,131I属于哪种致癌因子(A)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D.以上答案均不是4.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回答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1)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ACDFH)A.紫外线B.甘油C.肝炎病毒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E.葡萄糖F.尼古丁G.丙酮H.核辐射(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__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__发生__突变_,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3)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间___期。化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复制以及__RNA__和__蛋白质__的合成。(4)放疗是利用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___放疗2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