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课时14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前预习·预习案学习目标11.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2.体验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自主梳理11.蛋白质的分离原理:根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如分子的________、所带电荷的________、溶解度、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2.凝胶色谱法:(1)概念:也称做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2)(3)分离原理:分离物质通道路程速度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凝胶外部______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________较长_____3.缓冲溶液:(1)组成:通常由1〜2种________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2)作用: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________的影响而保持其稳定。4.电泳:(1)概念:指________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________的过程。(2)原理: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________以及分子本身的________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3)两种常用方法:________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5.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3)________(即样品的加入和洗脱):________。(4)纯度鉴定:________________。6.凝胶色谱操作:(1)凝胶色谱柱的制作。①取长40cm,内径为1.6cm的玻璃管,________。②选择适合封堵玻璃管口的________,中间打孔,孔径大小要能够紧密插入0.5mL的移液管。③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将0.5mL的________头部切下5cm长的一段,插入橡皮塞孔内,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不得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④将尼龙网覆盖在橡皮塞的凹穴上,再用________将橡皮塞上部包好,插到玻璃管的一端。⑤在色谱柱下端用________头部作出口部位,连接一细的尼龙管;并用螺旋夹控制尼龙管的打开与关闭,尼龙管的另一端放入收集器内。⑥柱顶部的制作,在色谱柱的另一端插入安装了玻璃管的________。(2)凝胶色谱柱的装填。①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是________。②方法:凝胶用________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③注意事项。a.商品凝胶使用前需直接________________;b.装填时可________,使凝胶装填均匀;c.不能有气泡存在,防止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d.不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④检验: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3)样品的加入与洗脱。调整缓冲液面:与凝胶面平齐↓滴加透析样品:用吸管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________↓样品渗入凝胶床:打开下端出口,使________↓洗脱:打开下端出口,用________洗脱↓收集:待________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预习小测11.判断正误: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利用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2.判断正误: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3.判断正误:电泳时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4.判断正误: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5.判断正误:用于透析的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6.判断正误: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除去。7.判断正误:若红色区带不均匀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知识拓展·探究案♒♒♒♒♒♒♒探究1凝胶色谱法与电泳法11.凝胶色谱法的概念:凝胶色谱法也称作分配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的大小分离_________的有效方法。2.凝胶色谱法的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大多数凝胶是一些微小的_________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_________,移动速度_________;而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的蛋白质无法进人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_________移动,路程_________,移动速度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3.缓冲溶液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_________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4.缓冲溶液的配制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