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7.3粒子的波动性1.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感受微观领域的复杂性。2.知道德布罗意假设的内容及公式表达,领会对称性思维在科研中的运用。3.了解物质波的实验验证,感受实验研究的重要作用。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本性: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具有①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②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光子的能量ε=hν,光子的动量p=,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③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是描述物质的④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这两个表达式揭示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之间的密切关系。2.粒子的波动性(1)德布罗意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2)物质波的频率:ν=⑤;物质波的波长:λ=⑥。3.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动性质的特有表现,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话,在一定条件下,也该发生衍射现象。(2)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⑦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电子⑧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1主题1:光的波粒二象性情景:我们学习了有关光的一些特性和相应的事实表现,如:光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表明光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表明光具有粒子性。阅读课本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怎样来认识光的本质?主题2:粒子的波动性情景: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阅读教材中“粒子的波动性”的内容,思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这位科学家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假设?他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法?主题3:物质波的实验验证情景:根据物质波波长公式λ==知,宏观物体的波长比微观粒子的波长小得多,很难找到能发生衍射的障碍物,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它有波动性。就是微观粒子的电子,找与之相匹配的障碍物也非易事。阅读教材中“物质波的实验验证”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为什么很难观察到实物粒子的波动性?(2)科学家最终是怎样观察到电子的波动性的?1.(考查物质波的提出)提出物质波假设的科学家是()2A.普朗克B.爱因斯坦C.德布罗意D.汤姆孙2.(考查波粒二象性)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3.(考查粒子的波动性)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的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的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的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的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4.(考查对物质波的计算)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据此可以估算出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m的热中子的动量的数量级可能是()A.10-17kg·m/sB.10-18kg·m/sC.10-20kg·m/sD.10-24kg·m/s拓展一:光的波粒二象性1.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一种粒子,光波与机械波是同样一种波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D.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在光子的能量ε=hν中,频率ν表示的是波的特性2.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说、波动说、光子说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光通过双缝则显示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