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北师大版VIP免费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1/3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2/3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3/3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这些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作战的战况。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建立时间和空间概念。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回顾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从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将本课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目相联系,让学生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预示着人民的胜利。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情感。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国民政权覆灭。教学难点: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课前五分钟式8分钟)课前五分钟活动内容;师问: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二、导入新课(总结承接式2分钟)随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的展开,解放军的攻防能力大大提高。相反国民党军队则出现兵力不足,收缩于大城市和交通要地的局面。解放战争进入到了波澜壮阔的决胜阶段,中共中央当机立断指挥发起了同国民党主力的大决战。三、探求新知(直观讲述、对比学习、小组讨论式20分钟)教师分析本课的结构: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第二子目是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第三子目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一)“关门打狗”决战东北(辽沈战役)(6分钟)教学中,先出示决战前解放区的分布区域图。简单介绍各个解放区的情况,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土地人口拥有量,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另外还可以借助地理学科中的东北资源分布图和工业区分布图,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东北做为首战场的条件,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的分析总结出首战东北的有利条件。战争过程,则可以由了解的学生进行讲述和播放影音材料。本目还要强调辽沈战役的影响——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第一次对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占优势。(二)大军合力战淮海(淮海战役)(5分钟)淮海战役教学中,除了注重战略战术的讲解外,还要重点强调,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字资料和影音资料,强化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三)兵临城下直取平津(平津战役)(5分钟)本目强调“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术,教学的重点可以稍偏离战役,而放在保护古都北平和傅作义将军起义这个方面。加强对学生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四)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4分钟)重点在渡江战役的盛况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上,充分利用影音资料,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四、归纳升华(问答总结式5分钟)以板书为线,师问:列举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说出每一战役的战术、突出特点?然后师总结:随着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击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国民党退守台湾。五、达标测评(学生完成5分钟)P129自我测评、《创新设计》。六、板书设计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一、三大战役名称时间主要作战地区主要战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二、渡江战役:1949.4.211949.4.23解放南京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