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19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19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19
第13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命题趋势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2015·江苏单科,T20)不结盟运动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14·江苏单科,T19)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及其特点1.认识到多极化的出现是在两极格局框架下出现的,特别关注大国之间关系的演变及影响。2.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到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影响。3.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将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史实与过去的历史结合起来思考,探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考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识点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2.过程3.影响【易错易误】“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知识点二战后日本的崛起1.原因2.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深化理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启示(1)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2)要与时俱进,适时地对生产关系作出改革和调整。(3)要重视科技和教育。(4)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知识点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4.斗争任务5.影响【易错易误】不结盟运动的实质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与参加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同盟。“不结盟”不是消极地对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考法1欧洲联合的原因及特点『典例』(2017·常熟调研)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A项。答案A【方法突破】★明考点欧洲一体化★抓关键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定方法原因型选择题: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要能通过史料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事件的前因后果的位置。【史论链接】欧洲联合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2)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4)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2.特点(1)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2)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3)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考法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影响『典例』(2015·江苏单科,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解析题干材料“新解放的国家”“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与不结盟运动有关。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新的政治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故A项排除。不结盟运动并没有使国际力量失衡,也不可能消除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B、D两项与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