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计算教学设计课题名称3.6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EXCEL公式应用(一)目信息技术年级适用班级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三单元(章)第二(节)教学时间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输入公式、认识运算符与运算顺序、会用公式计算数据、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单元格地址的绝对引用过程与方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观察、体验等过程,使学生了解EXCEL公式的应用和单元格地址绝对引用的妙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了解EXCEL的公式的强大计算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EXCEL中公式的创建与复制。。难点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灵活运用。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名称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教师反思环节1复习旧知复习常用函数的功能以及调用函数的步骤回忆旧知识强化学生记忆环节2新课导入教师利用“班费收支一览表”实例演示excel中数据计算函数法的局限性,引出新课——excel公式法。观察、思考体会教师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兴趣。环节3认识公式1、什么是公式1.概念介绍:Excel中的公式是一种对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计算的等式。公式以“=”开始,其后是公式的表达式,如“=A1+A2”2.介绍计算机中常用的算术运算符3.介绍计算机中常用的比较运算符学生观察思考,记笔记。让学生对公式有个初步的认识2、公式的应用1.以课堂练习为例,全体学生探讨“表一”中各班的总收入、结余和支出比例的公式表示方法2.演示具体公式法的使用通过以前学的知识探究,思考输入方式,记笔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刚才公式的相关认识应用到实例中。3.学生实践公式法4.教师小结公式法的具体步骤环节4单元格地址的绝对引用1.教师提问:如何计算表二中1-6月电费?2.教师分析单元格地址绝对引用学生思考、然后实践,并发现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用问题陷阱引导学生学习。3.教师小结单元格地址引用的目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知识环节5操作训练个别辅导独立补充完善课堂练习理论结合实践练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