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历史《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课标要求:(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标志、代表人物、宣传阵地、活动基地内容、影响。②总结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新”之所在及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教材、材料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分析、综合、概括讨论等,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爱国知识分子行为的了解,感受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全面评价;归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及特点四、教具准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课型:新授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导入新课:)中国有这么一所高校(被高度赞扬),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家革命与建设的摇篮;王选院士:独特的精神魅力;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中国的哈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人类繁荣的希望之源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大学?(学生回答)90多年前,北大曾经是一场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活动基地。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运动?为什么会选择在北大?它对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影响?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媒体打出课题)【新课学习】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问题探究一:通过材料和课本相关内容和所学知识感受历史气息。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学会分析事件的背景,然后显示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但是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3、思想: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但是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首先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解决以下内容(自主学习):展示基本的内容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主要代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宣传阵地《新青年》活动基地北京大学然后通过看图片,问题探究2: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合作探究形式)(1)前期内容:(阅读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陈独秀“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打倒“孔家店”---吴虞“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展示材料并回答相应的问题: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解释德赛两先生)结合材料,讨论分析:1、新文化运动前期口号(或旗帜)是什么?2、为何要以此作为旗帜?3、根据以上内容分析这时陈独秀的阶级属性?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展示材料,分析新旧道德的含义,通过例题掌握矛头对准旧道德的原因。材料: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