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2、掌握唐太宗、贞观行政的内容和贞观之治。3、学习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重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学习难点】对唐太宗的评价【内容导学】一、自读教材内容明确下列知识点并识记。1、唐朝的建立: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吗,引发了农民起义,是隋朝灭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他就是唐高祖。2、唐太宗的统治:(1)唐太宗虚心纳谏,从谏如流,被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破格提拔了等。(2)贞观新政:原因:唐太宗吸取的教训,进行一系列改革。内容:①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朝建立的制;②经济上:改革制度,轻徭薄赋;③法律上,修订法令,减轻刑罚,编订《》。(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3)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经济得到和,国力增强,被誉为“”。二、合作探究1、隋朝为什么会灭亡?2、根据所学知识和你所知道的情况,请试着评价唐太宗?【课堂训练】一、精挑细选1、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出现了盛世局面,但很快又走向灭亡。隋朝灭亡于--------------------------------------------------()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2、唐朝是谁建立的-------------------------------------------------()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3、唐太宗在位期间政绩突出,其统治被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4、敢于直言,前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A姚崇B房玄龄C魏征D杜如晦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A《汉律》B《隋律》C《贞观政要》D《唐律疏议》二、材料阅读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谁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完成:(1)材料一是我国唐代哪一位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2)该帝王在位期间的统治被誉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个“载舟”导致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是指---------------------------------------------------------------------()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2、“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句话是谁对君民关系的认识------------------------------------()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丞相制D.军机处4、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A.房玄龄B.魏征C.马周D.常何二、以图说史1、右图中的人物是谁?2、他统治的时期被誉为什么?3、简单评价这一人物。三、读课本“三省六部制简表”,回答问题:1、表中的“皇帝”一词最早出现在朝,三省六部制首创于朝。2、唐朝的三省分别是指、、。其中分管六部的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