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冒顿统一草原;卫青、霍去病打破匈奴;昭君出塞【难点】正确理解民族关系四、知识链接1.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建立奴隶制政权。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我国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是掠夺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1.匈奴的首领称为“______”。秦末汉初,匈奴首领______统一蒙古草原。汉武帝时,从匈奴手中夺取了地区。______年,汉武帝派______、______进攻匈奴,取得胜利。2.昭君出塞和西汉初年的和亲有什么不同?3.联系以前所学汉武帝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匈奴第一次统一北方蒙古草原,建立强大的国家是在()A、战国末期B、秦汉之际C、西汉前期D、春秋时期3.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A、呼韩邪单于B、拓跋宏C、冒顿单于D、老上单于4.西汉大败匈奴的名将是()①卫青②窦宪③霍去病④窦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收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的皇帝是()A、秦始皇B、光武帝C、汉武帝D、汉高祖6.“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此诗赞扬的历史事件是()A.汉武帝的大一统B.张骞通西域C.昭君出塞D.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7.昭君出塞受到后人称赞的根本原因是()A、反映民族团结的愿望B、体现民族融合的史事C、赞赏深明大义的品质D、促进民族之间友好相处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图二中的人物是谁吗?她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一身归溯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是刻在她墓碑上的一首诗。你知道“卫霍”指的是什么人吗?你同意这首诗对她的评价吗?为什么?七:知识网络八、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14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结合导学案前四个板块知识预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并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将第14课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五、自主预习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