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品】高中历史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VIP免费

【精品】高中历史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1/2
【精品】高中历史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2/2
●备课资料一、为什么说旧民生主义不是彻底的反封建土地纲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所提出的民生主义,是用“平均地权”或“土地国有”来表示的。其出发点是,在中国大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用“定地价的法子”解决土地多寡不均。孙中山的设想是:在革命成功后,由政府宣布土地国有,并核定土地价格,然后涨价归公。即土地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或农业的发展增涨的价格,由国家征收赋税,归全国人民共同享有。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主张是受美国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单一税”理论影响而提出的。而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理论只要求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由国家把土地出租给别人来调整土地分配,把取得的地租用于社会需要,他并不要求触动和改变当前社会生产方式。这和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土地国有即不只把土地而且还应该把其他一切生产资料都交给社会公有,土地由人民群众共同占有和耕种,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体系进行全面改革的理论是不同的。马克思曾指出,这种理论的产生是由于工业资本家对土地没有全部占有而对大土地所有者极其仇恨,可又看到社会主义革命越来越严重,便企图用所谓土地国有来转移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斗争的目标,形成劳动者与资本家联合反对地主的联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虽然还不尖税,但孙中山看到欧美许多国家中爆发的剧烈的阶级斗争,感到要在革命成功后避免社会主义革命,就要解决土地问题,避免社会危机。可见,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土地国有并不反对地主土地所有权,也谈不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只不过是国家向土地所有制(主要是地主)用赎买方式解决农民缺少耕地问题。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说时说:“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举,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那不必去管他。”孙中山对这一办法的性质即给予了明确回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本身的软弱,以及他们自身与封建主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他们试图避免阶级斗争,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空想,没有也不敢提出没收土地的口号,以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因此旧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反封建土地纲领。——马敬良《历史学习》,2001版二、如何正确认识评价“三民主义”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具有反封建性。“创立民国”,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平均地权”,反映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实行“土地国有”政策,其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其二,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因此,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此,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的本质是进步的、革命的,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它也存在严重弱点:民族主义容易使人们把仇恨集中在满族统治者身上,而忽略了两个敌人:一是封建主义,另一是真正的民族敌人——帝国主义。革命派认为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用心爱心专心1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平等相待,并且可能会赞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权主义企图通过打倒满族统治者而实现民主权利,却没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给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缺乏彻底的民主革命的思想为以后革命发展种下了祸根。民生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品】高中历史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