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一、北美独立运动的内在动因和条件1.殖民地在英国的宽松统治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社会自主性趋于成熟,使之难以继续接受英国的管辖。北美在经济上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为北美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首先要有经济的自足性和社会的自主性,然后才能产生政治独立的要求。2.各殖民地在政治上早已实现了有序的管理,特别是随着议会下院的崛起,殖民地居民掌握了很大一部分自治权,各殖民地的社会精英不仅主导着本地的政治生活,而且积累了日益丰富的政治经验。3.1763年以后,北美居民对于自身的防卫能力有了充足的信心,感到即使没有母国的保护,也能安然无恙。当强敌在侧之时,北美居民需要母国提供保护,这种至关重要的利益迫使他们对母国保持忠诚。1763年以后,法国和西班牙从北美撤退,印第安人的威胁大为减弱,母国的保护不再具有关键性的意义。4.北美的欧裔居民形成了共同体意识,认为他们是和英国本土居民有所不同的“美利坚人”,这使他们具备了联合的心理基础。5.北美居民习惯于从自由和权利的角度来审视英国的政策,而很少从经济角度看问题。他们认定英国正在酝酿一个剥夺人民自由的巨大阴谋。他们反对英国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他们久已享有的自由。——《英国的殖民地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二、关于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1.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人提出的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建立了资产阶级人权政治,这无疑是对封建君权(神权)政治的重大胜利,显示了前者的进步性可行性与后者的愚昧落后。这个国家及其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实践意义。2.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革命是13个殖民地民主协商产生的革命,这个崭新的国家是13个殖民地民主协商缔造的国家。这不仅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后来的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欧洲各国移民远离母国共同开发这片新大陆,逐渐形成了民主协商的传统,有条件(不得不)突破原有的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等局限外,还有新大陆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发的,这种生产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才使他们有可能突破上述局限,看到共同的利益,从而联合到一起。这种民主协商的机制,使得革命内部的矛盾斗争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比较顺利地解决,有利于革命的顺利发展,避免了重大反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3.美国革命的胜利不仅是资产阶级在美国的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一个重大胜利。它继承了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传统,并把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促进了法国革命的爆发。同时,它显示了资本主义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能力,而且具有过去无法比拟的政治能力,并且影响了东方和中国革命。4.它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在它的影响下,拉丁美洲人民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纷纷起来反对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三、华盛顿乔治·华盛顿(1732~1799),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元勋、资产阶级革命领袖、领导独立战争的总司令和美国第一任总统。他早年曾在殖民军中服役,有上校军衔。1758的退役后在弗吉尼亚议会中任议员;曾作为温和派代表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6月15日,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他不负众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历经多次挫折,终于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专心爱心用心1他坚定不移地支持独立的道路。1776年2月,他就宣称“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独立宣言通过后,他下令在全军宣读。针对英国假和谈的阴谋,他提出了“没有独立就没有和平”的口号,并一再宣布,“除独立以外,其他一切都不可能算是达到目的”。他领导制定了宪法,坚持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否定了君主制。1782年,华盛顿拒绝了一批持君主主义思想的军官要他称国王的主张。在制宪会议上,他再次拒绝约翰·狄金森鼓吹的君主立宪政体。他还拒绝终身制,开创了总统定期轮换的惯例。独立战争胜利后,1783年11月2日,华盛顿就发布了向军队告别的命令,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