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学案【课标】1、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概貌,了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考纲】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知识结构】发展阶段商人城市商路政策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原始商业产生。兴起夏商周产生都市逐渐繁荣,但经济职能不强。国内商路春秋战国大商人重农抑商发展秦汉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繁荣隋唐都市繁荣唐中期后有所松动宋元全面繁荣海路为主鼎盛明清商帮工商业城镇抑商锁国【互动探究】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问题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提示:反映了商业的繁荣景象。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繁荣起来,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出现了一批实力强大的自由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商业的利润又刺激更多的人从事商业活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问题2请结合一下问题探究春秋战国到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概况:春秋战国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气象?(1)新气象: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商业都会;大商人资本雄厚;(2)与汉唐时期相比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最大特征是繁荣,其表现之一就是货币发生了很大变化。宋元时期的货币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变化:①汉唐时期,国家发行铜钱;②宋代则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更广泛地流通纸币。说明: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不再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②便于携带的纸币应运而生。问题3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呢?呈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农作物商品化;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如徽商、晋商等。提示:原因: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租佃关系普及,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等二、城市的繁荣问题1唐之前城市有何特点?从周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问题2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宋代都城商业活动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汴京城里还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城市管理策的调整。问题3北宋商业与城市发展历年都是高考重点考查项目,请同学们结合下面材料题加深理解:材料一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深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二北宋益州交子北宋刘家功夫针商标请回答:⑴一个生活在宋朝汴京的人①晚上可逛夜市②早上可以在早市购买物品③可以到瓦子里面听戏④必须用交子来进行商业活动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⑵提取三则材料的信息,说明北宋在商业活动方面与唐朝时相比的进步性及意义。打破了唐朝的坊市界限,夜市、早市繁荣,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大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便利了商业发展出现了商标,说明北宋商人重视商品的品牌意识和广告效应三重农抑商政策:1、基本概念: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即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问题1、结合课本完成重农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