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历史事实,从地图中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收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故事。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历史故事,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与集体协作的精神。[来源:学科网ZXXK](2)通过讲述有关争霸的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历史故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丰富的历史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通过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争霸过程,使学生明白变革是最先称霸的主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大胆设疑的优秀品格。(3)通过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故事,培养学生立志、勤奋、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本课重点学生通过对称霸过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认识到齐桓公称霸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仲相齐后,对齐国进行了成功的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迁引,其他四位霸主也有许多类似情况,从而举一反三。在春秋争霸战争中把城濮之战视为重点,让学生了解争霸战争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而且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本课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二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这个问题比较困难.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教学法[来源:Z+xx+k.Com]学习方法联系阅读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与学生的各种活动相结合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配以影音材料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安排学生自由组合成人数平均的四组;动员学生收集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通过分工合作,把故事编辑、整理成册,便于日后的学习交流。【设计意图】一是可以使学生弄清历史事件的时间,二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检索能力,三是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2、师生互动,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的走进历史,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来源:学#科#网Z#X#X#K](1)由多媒体播放一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flash动画。(2)影片放完,多媒体又打出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无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与动画片中相符的成语:“卧薪尝胆”引出春秋五霸,幻灯打出人物图片。[来源:学§科§网Z§X§X§K]3、生生互动,探讨问题(1)议一议①为什么会出现争霸的局面?谁最先争霸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得出齐桓公首霸的原因地域优越重用贤人、积极改革、“尊王攘夷”。从而达到学习重点的目的。②组织学生表演“退避三舍”的故事,进而由重耳报恩,退避三舍;城濮之战,称霸中原问鼎中原,邮之大战;饮马黄河,建立霸业来共同议论并明确晋楚争霸,晋先胜,楚后胜的史实。③其他的称霸史实可以通过和齐对比得出,议论之后,了解他们的称霸过程。④“合纵连横”的历史概念。在《战国形式图》上知道晋分三家,五霸变七雄的史实,通过阅读了解纵横家们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攻势。【设计意图】以上四个议题是针对课本中的重、难点所设。概括了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来解决,以提升学生运用信息质疑、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收集相关的影像、图片资料辅助学生解决难点。[来源:Z,xx,k.Com](2)想一想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对历史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设计意图】此问较难,它蕴涵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一些观点,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帮助学生从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