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农学的重要著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能力,并通过阅读质疑获取历史信息。学习制作图表法。通过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技术成就的表格,培养学生制作图表的能力。学习讨论法。讨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等古代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的学习,突出他们注重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难点理解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教学准备〗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下启封建文化的高峰隋唐文化。这一时期在许多科技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甚至领先世界尤其是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前代。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祖冲之的事迹,语文课中《三峡》一课,也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因此学生对这两个历史人物比较熟悉,对本课的有关问题会有一定的认识与评价。这都有利于本课的学习。但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免出现片面性,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完成课程目标。在本学期的历史课上,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分析质疑、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多数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们在本节课上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并有所提高。学法和教法根据《课标》和教材及对学生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法和教法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阅读质疑法获取历史信息;通过讨论法,学会合作学习并理解、体会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学生课前准备1.收集农谚若干条。2.向家长或亲友了解大庆的现在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沿革情况,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地理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操。通过上述两项活动,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投影示意图,边讲边导)提问(电脑投影)1.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略)。师: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融合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是我国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下启封建文化的高峰隋唐文化,其科技成就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艺术成就也异彩纷呈。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导学新课:生:朗读课前提示(略)。师:好!我们一同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本课共分三目,分别从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阐述了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这些成就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同学们可以按照我们已掌握的阅读方法,首先阅读第一目“祖冲之和圆周率”。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把重要的知识点、自己不懂的地方用笔画上记号,有些问题能否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加以解决。(学生阅读第一目过程略)师:通过阅读,你学到了那些知识?生:(回答略)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介绍、总结:1.投影祖冲之的像,简单介绍祖冲之的生平,突出他从小勤奋好学,广泛搜集、认真阅读前人关于天文学、数学等著作,从中吸取营养,但他不盲目接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