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重、难点】:重点:儒、墨、道、法、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难点:各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课前预习】结合教材填写《历史基础训练》“基础知识梳理”部分【课堂教学】一、结合课本内容,根据预习,回答下列问题。1.从政治、经济、思想阐述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2.百家争鸣的表现人物地位思想主张影响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孙膑3.百家争鸣的影响二、课堂探究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治国理念民本思想历史观伦理观2.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也是学术发展、文化昌盛的时代。⑴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文化昌盛”所呈现的历史现象。材料二: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写下了解《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史记》卷九十七⑵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学成为显学的原因?⑶、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试从儒墨道法四家学派核心思想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知识体系】【课堂检测】1、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A法家B道家C儒家D佛教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某同学要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他可以引用的名言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他以此比喻()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已的规律C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5、以下对“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B“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墨家思想成为显学,备受统治者推崇6、“视人之国若视已之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说法反映了墨子思想中的()A“兼爱、非攻”B“节用”C“尚力”“尚贤”D“节葬”7、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三段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判断,参加了这次辩论的学派依次是()①“兼相爱、交相利”②“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③“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A墨家、儒家、法家B墨家、法家、道家C墨家、道家、法家D墨家、法家、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