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6.2毛泽东思想【自主学习】一、革命道路的探索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需要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2、过程:(1)成为马克思主义者:①五四运动时期: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回到湖南后,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②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2)早期的探索:①从中共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撰写了《》《》等文章,提出了坚持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②国民革命失败后:A、背景:毛泽东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B、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的革命思想,以“”等理论;C、影响: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著作: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2、理论:(1)他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第二步是。(2)他创造性提出了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3、地位: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在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为全党提出了新的目标。(1)中共的报告:①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以为一切工作中心。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的总任务。(2)发表《》:①内容: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②意义:其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1)表现:在《》和《》等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2)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四、深远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的作用。【迷津指点】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如何?(1)萌芽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此时期,毛泽东针对陈独秀的错误,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等问题。(2)初步形成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此时期,毛泽东针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形势,探索出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3)成熟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此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持久战》等。其思想形成的标志是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义论》,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继续发展时期:即抗日战争以后。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拓展提示:毛泽东思想并非毛泽东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