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高中化学3-1晶体常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3.掌握晶胞的定义以及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自主学习】一、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2.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非晶体3.什么是晶体的自范性?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是什么?4.晶体的制备方法5.晶体的特点6.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晶胞1.概念一般说来,晶胞都是。2.晶体与晶胞的关系3.“无隙并置”的条件:(1)相邻晶胞之间______________;(2)晶胞都是_________,取向________(相邻晶胞能共顶点相连接)4.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均摊法是指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用,则该粒子对一个晶胞的贡献为1/n。(1)平行六面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即晶胞对该粒子的均摊结果):①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②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③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④处于体内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2)非长方体晶胞粒子对晶胞的贡献视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P71),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正六边形,其顶点(一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例: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晶体:试写出:(1)甲晶体化学式(X为阳离子)为。(2)乙晶体中A、B、C三种微粒的个数比是。(3)丙晶体中每个D周围结合E的个数是个。【合作探究】教材62页和64页“学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