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2、依据导学案掌握课本知识结构,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分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完成目标。3、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我国古代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瑰宝,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自主学习】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2)求理的方法:提出“②”以求理。2.王守仁(1)思想核心是“③”,认为良知是本心,就是理。(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④、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3)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3.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⑤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重视⑥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⑦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理学心学不同点本体论方法论哲学范畴相同点3、积极影响: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理学家们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理学家们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建立了生活秩序,诸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这些道德标准固然强化了小农经济的封建秩序,不乏旧道德范畴,在五四运动中遭到批判,但也包含了许多传统美德,应继续发扬。但三纲五常在理学推动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利于向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例题: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B.注重气节、品德C.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解析:C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因此正确选项是C项。检测: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右图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其“三教”是指A.佛教、道教、儒教B.佛教、回教、道教C.儒教、道教、回教D.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2.右图墓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融合的发展B.宋代佛教取代儒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C.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三教图D.宋代“三教合一”潮流盛行3.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4.南宋时期集理学之大成的思想家是A.朱熹B.程颢C.程颐D.王守仁5.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指A.社会发展规律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C.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D.人性的发展规律6.由朱熹编著的著名理学著作是A.《春秋繁露》B.《四库全书》C.《尚书》D.《四书章句集注》7.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的朝代是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8.下列人物推动了心学的发展的有①陆九渊②朱熹③王守仁④李贽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9.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A.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白金风气流行B.求取科举功名的流弊导致理学标榜的道德沦丧C.专制统治引起社会阶级矛盾尖锐D.西学传入冲击传统的儒学统治地位10.宋明理学的主要消极影响是A.维护专制统治不利于社会进步B.引起人们追求功名不利于培养士人的社会责任感C.使读书人空谈义理,不务实际D.造成社会道德沦丧,引起政局动荡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二程遗书》宋代法事墓砖:僧、俗同乐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