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国际联盟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了解国际联盟建立的过程及原则;分析国际联盟的实质和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的原因。一、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背景(1)社会需求:由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紧密,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推动了国际联盟的成立。(2)反战的呼声:一战使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3)美国的建议: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规划战后世界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主张建立国际联盟。成立(1)通过国联盟约: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上通过。(2)正式成立:1920年1月20日,在日内瓦正式成立。职责(1)宗旨: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各会员国应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2)组织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及常设秘书处,国联大会采取全体一致原则。(3)维护和平手段: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4)殖民地问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会员国(1)成立时,只有44个会员国,后来增加到63个。(2)苏俄长期被排斥在国联之外。(3)美国由于国内的反对而未能加入国联。[特别提醒]国联从一成立就被英法所控制,而美国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这表明美国虽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在政治上,美国还不具备控制欧洲、主宰世界的能力。它同时还说明欧洲国家对美国充满着敌意,不愿意放弃对世界的领导权。二、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主要活动(1)国联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如平息1925年希腊和保加利亚武装冲突。(2)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与扩张,沦为英法等国维持霸权的工具。如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没有提出对日本加以制裁;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没有任何国家制裁日本;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3)解散:1946年,国联正式宣布解散。国联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评价(1)积极作用: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具有开创意义。它顺应了和平与民主化潮流,其基本原则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在成立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一些经验。(2)消极影响: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面对法西斯势力在经济危机后的扩张,采取了绥靖政策。[特别提醒]国际联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为国际联盟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尽管国联对成员国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但国联的创立,毕竟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1)国际联盟成立的最初几年,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2)国际联盟名义上是维护和平的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实质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它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20世纪30年代,它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最终没有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联盟的建立与作用史料一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①和平外衣,被②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美国外交政策史》史料二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③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国际联盟盟约》①指威尔逊提出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和平纲领”。②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等。③体现出国联集体安全和经济制裁的原则。(1)根据史料一和相关史实判断“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的含义。提示威尔逊企图通过建立国际联盟来控制他国,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果由于英法反对,美国未能达到最初的目的,“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2)结合史料一、史料二全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