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已知,,则()A.B.C.D.【来源】【百强校】2017届广东海珠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一数学文试卷(带解析)【答案】C【解析】考点:1、余弦定理的应用;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2.已知的内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且面积为6,周长为12,,则边为()A.B.C.D.【来源】【百强校】2017届重庆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卷(带解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得.考点:解三角形.3.【2018全国名校联考】已知分别是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满足,则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由正弦定理得:,又,所以有,即.所以是等边三角形.故选C4.ABC外接圆半径为R,且2R()=,则角C=()A.30°B.45°C.60°D.90°【答案】A【解析】考点:1.正、余弦定理;2.解三角形。5.【2018广东省广州一模】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面积为()A.B.C.D.【答案】B【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c==,又sinA=sin(π−B−C)=sin(π−−)=sin(+)=,∴△ABC的面积S=12×b×c×sinA=,故答案为:故选B。6.在△ABC中,如果,那么cosC等于()A.B.C.D.【答案】D【解析】考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7.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则的值为A.B.C.D.【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湖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即又A为三角形内角.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8.在中,若,则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着正弦定理,可知,即,所以有,整理得,结合着三角形的内角的取值范围,可知,所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判断三角形的形状.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S表示△ABC的面积,若,,则∠B=()A.90°B.60°C.45°D.3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10.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平分线的长等于()A.B.3C.D.【来源】【百强校】2016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卷(带解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及知:,得,故,故选D.考点:1、正弦定理的应用;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11.【2018衡水金卷高三联考】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若,则的取值范围为()A.B.C.D.【答案】B因为,且,所以.所以,即,又.所以.故选B.点睛:在解三角形问题里,通常遇见三边的平方式,例如,要想到利用余弦定理转化,当遇见边和正余弦的式子时,通常是利用边化角进而化简,总之正余弦定理可以将边和角进行灵活转化,两个都可以尝试一下.12.已知分别为内角的对边,,且,则()A.2B.C.3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又因为,余弦定理得,化为解得,故选A。考点:1.正弦定理的应用;2.余弦定理的应用。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来源】【百强校】2017届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卷(带解析).doc【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考点:余弦定理【方法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14.【2018广西南宁八中一模】在中,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的面积为,则__________.【答案】15.在中,,,,则.【答案】1【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及二倍角公式,灵活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边化角、角化边.16.在中,(分别为角的对应边),则的形状为.【答案】直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