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课程标准】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1.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组织,促进了东盟各国的稳定和发展,扩大了东盟的影响。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成员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其组织原则自由灵活,合作方式务实创新。一、东南亚国家联盟1.背景(1)东南亚地区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冲突时有发生。(2)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只有走向地区联合,才能与大国保持平等关系,促进区域和平、进步与繁荣。2.成立:1967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举行外长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东盟。3.扩大(1)1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合作范围,就经济合作制定具体原则,同时加强组织上的联系。(2)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3)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4.影响(1)培养了“东盟意识”,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2)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乃至世界上的影响。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1.背景(1)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欧共体的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也已起步。(3)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能无视世界潮流,孤军奋战。(4)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成立(1)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域组织。(2)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宗旨: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4.影响(1)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它们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互补。(2)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关税的减免,使美、加产品大量涌入墨西哥,民族经济受到冲击。三、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1.背景(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密切。(2)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2.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在堪培拉召开第一届部长会议,宣告了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3.宗旨: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4.特点(1)各成员国之间差异性明显,但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十分密切。(2)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称为“APEC方式”。5.影响(1)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2)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讨论交流1]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合作方面有何特点?提示:①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②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的优势明显。③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贸易伙伴关系。[讨论交流2]亚太经合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提示:相似之处:都是区域经济组织。不同之处: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取消了贸易壁垒;亚太经合组织采取松散的APEC模式,只是论坛性经济合作组织。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快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经济发展,三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2.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主题一东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材料一:1993年到2002年,墨西哥对美国出口增长234%,达到1360亿美元;墨西哥年均吸引外资高达120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24%,达4000美元。材料二:1994年以来,美国廉价农产品沉重打击了墨西哥农业。墨西哥农作物种植面积缩减了400万公顷。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10%。材料三: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请分析:1.根据材料一,说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