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概念:人口迁移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2.分类:人口迁移一般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阶段影响因素特点人类社会早期满足生存需求经常迁移古代农业社会寻求更适宜的生活环境以集团性迁移或大批迁移为主15世纪至19世纪受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的影响以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国际人口迁移为主,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以经济原因为主,以社会性、政治性原因为辅国内人口迁移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国际人口迁移趋于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人口迁移目的和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原因: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1)推力:原居住地一种或多种劣势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口迁出。(2)拉力:迁入地一种或多种优势所形成的拉力,吸引人口迁入。3.具体因素:收入因素、距离因素、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变化等。三、案例: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1.特点:国内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等特点。2.人口流动(1)概念: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2)影响因素: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3)主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性地涌向城市,特别是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大中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4)影响①对促进经济发展、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都有积极作用。②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入地的居住、交通、市政设施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一、判断题1.农闲时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属于人口迁移。()2.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出地。()3.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4.近年来叙利亚居民的外迁主要是受政策的影响。()5.我国目前的人口流动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等特点。()6.人口迁移对流出地的影响都是有利的。()答案:1.×2.×3.√4.×5.√6.×二、选择题7.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km以上答案:C8.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小王家住荣成,每天去威海上班B.高考结束后,张琳一家去上海游览世博园C.深圳高中毕业生刘某考取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D.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答案:C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的是()A.非洲B.大洋洲C.北美D.拉丁美洲答案:D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自然环境的变化B.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C.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D.身体疾病答案:D11.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B.经济因素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答案:B12.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意义在于()A.促进人口的流动B.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C.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D.提升农业的产业地位答案:C人口迁移及其特点【情景导入诱思】《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8)》指出经济发展刺激短期迁徙;移民流动形式多元化,尤其在大规模移民流中,迁徙的动机具有很强的混合性;中国国际移民则呈现以下特点:中国是第二大侨汇汇入国,第四大移民来源国,中国移民迁出量增速放缓,移民美加英德人数略有下降。(1)中国人走出国门就是人口迁移吗?(2)中国国际移民主要流向哪些地区?提示:(1)不一定。停留较长时间的国际劳工、变更国籍人员属于人口迁移;短时间的旅游、参加会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2)流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向资源开发地;流向富裕地区。【核心考点突破】1.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根据人口迁移的概念,若属于人口迁移首先表现为人口在分布空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