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了解铵盐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氨的化学性质。实验准备干燥圆底烧瓶、广口瓶、双孔胶塞、滴管、酚酞试剂。教学方法讨论,教学点拨,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探索新知】1.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2.氮的固定:是氮最丰富的来源。将态的氮转化为态的氮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2)人工固氮:工业上用和合成氨,化学方程式为:(3)生物固氮一.氨的物理性质:【】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实验步骤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剩有的烧杯(预先在里滴入少量溶液)。打开止水夹,轻压滴管,使少量的进入烧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氨气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性【小结】氨的物理性质:氨是颜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极易且溶解速度,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常温下加压至700kPa~800kPa,氨气就液化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所以。二.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反应:NH3+H2ONH3·H2O生成的NH3·H2O有一小部分电离(约1%):NH3·H2ONH4++OH-所以氨水有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2ONH3·H2ONH4++OH-※,受热就会分解为氨和水:。2.氨气与酸的反应:实验步骤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和里蘸一下,然后使这两根玻璃棒接近。实验现象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实验结论中挥发出来的与中挥发出来的化合生成小颗粒。反应方程式:。应用:。3.氨气的还原性:与O2、Cl2、CuO的反应①氨气与氧气的反应:;②氨气与氯气的反应:NH3+Cl2-—;③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NH3+CuO。【思考与交流】在工业上,通过下列一系列转化可以制硝酸。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以及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O2O2H2ON2NH3NONO2HNO3①②③④反应方程式氮元素发生的反应①,;②,;③,;④,。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和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例如:。(2)收集:用向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使收集到的NH3尽量纯净)。(3)验满:将湿润的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试纸变色,说明NH3已收集满。(4)干燥:将氨气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的干燥管(或U形管)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不能用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也不能用无水干燥氨气。(5)环保措施:在集气试管口放一小团用或浸湿的棉花。※在实验室其它简易的制氨气方法:四、氨的用途: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铵盐和纯碱的原料,液氨常用作剂。五、铵盐的性质:1.铵盐均易溶于水: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等都是铵盐。铵盐都溶于水。2.铵盐的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例如:NH4HCO3;NH4Cl。:。3.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放出氨气,例如:NH4NO3+NaOH取少量的铵盐(固体或溶液),与强碱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色试纸变色,证明原固体或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课后作业】1.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A.H2B.NH3C.O2D.NO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是-------------------------------------------------()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3.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作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