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据统计,1951年我国民族资产阶级获得的利润超过国民党统治下22年中的任何一年,这主要是因为()。①解放后限制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都已消除②民族资本摆脱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束缚③党和国家采取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调整工商业的政策④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答案C2.对下表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粮1.95亿吨19%30%棉164万吨26%93%钢535万吨296%580%煤1.3亿吨96%210%电193.4亿千瓦时166%320%原油146万吨235%-①“”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②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④“”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粮棉增产有限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1957“”“”年是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一年,表中增加的数据能充分说明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从钢、煤、电、原油的增长幅度及教材知识,可推断②③正确。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故④错误。答案D3.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图文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幅图分别对应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变迁中农民最终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所有权没有变化,仍然归集体所有。土地的用途及规模改变较小。答案A4.下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解析该杂志发表于1958年11“”月,封面内容为水稻放卫星。从中可知信息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盛行,故A项正确。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分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73、1970年,故B、C两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的,故D项错误。答案A5.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解析仔细阅读题干可以看出田纪云说的是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的怨言说明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答案C6.“”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我国()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B.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完成D.已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答案A7.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如下表所示(部分)。阅读下面的表格,指出导致后两年经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19662534+317.3%558.7+24.4%19672104.5-10%419.4-25%19682015.3-4.2%361.3-13.9%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B.国际形势紧张,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备战C“”.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D.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解析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使工业总产值和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减。答案C8“”.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解析1973、1975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上升主要归功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时的整顿活动,故选D。答案D9.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