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改编题)《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罐头番餐之味等关键信息,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民众已经认同西方生活方式,故选D。A、B、C三项均与史实或材料不符。答案D2.(·苏北四市模拟)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服饰及婚姻礼俗的变化。由婚礼中蒋介石的穿着可判断当“”“时已开始穿西装礼服,由婚礼仪式可知这是西化的文明婚礼,①②正确。③错在彻”“”底摒弃上,④中的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在图中得不到体现。答案B3.(原创题)武昌起义后,各地革命党人即动员群众剪辫。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内务部: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这从根本上说明()。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政体已经发生改变C.专制思想深入人心D.民主政治生活开始解析辫子是专制的象征,脑袋里的辫子不好剪反映的是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答案C4.(·盐城摸底)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近代上海生活习俗受到西方影响,变化较大,且有崇洋现象,但普通民众生活方式未发生根本转变,③④无法从材料中体现。答案A5.(原创题)当筑造铁路的权利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年,清政府主导建成了淞沪铁路(右图为当年淞沪铁路公司上海站)。这些资料说明了()。A.民国成立后,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受西方影响,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C.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比较关键,淞沪铁路的修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人对交通近代化的期盼,从而使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故选B“项。由1898”年排除A、D两项;189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答案B6.(·江苏泰州中学诊断)将历史照片编印出版给普通人欣赏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右图《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中汇聚了莫理循拍摄的500张清晰的照片(莫理循1897~1912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912~1920任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在这本老照片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0”号机车投入唐胥铁路运行B.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的报道C.《定军山》首映的广告D.中国人在教堂举行的婚礼解析唐胥铁路运行通车是在1881年,不可能出现在这本老照片中。答案A7.(改编题)年,革命史诗《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播出,从中我们知道周恩来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有()。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解析题干四个选项所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27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20年。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故答案为D项。答案D8.(·江苏宿迁调研)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独处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