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báo)雾重(chónɡ)阳暗香盈(yínɡ)袖B.东篱(lí)戚戚(qī)乍(zhà)暖还寒C.将(jiǎnɡ)息相(xiānɡ)识三杯两盏(zhǎn)D.憔悴(cuì)堪摘(zhāi)玉枕(zhèn)纱厨【答案】B(A.薄:bó;C.将:jiānɡ;D.枕:zhě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B.莫道不销魂C.东篱把酒黄昏后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答案】A(次第:文中指光景,状况;今指次序,依次,一个接一个地)3.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是()①她的早期作品②她的晚年之作③创造性地以十四叠字为开头④表达了丧夫之痛⑤抒发了故土难归的哀愁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D4.对下列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是若有所失、彷徨不安的样子,这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这种心理,诗人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B.“冷冷清清”是指环境的空寂无人。寻觅而无所收获,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使她越发感到环境的空寂,这是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心情。C.“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直接表白诗人的心理,写出了诗人的孤独、空虚和哀愁。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人不容易保养身体,这也引起她的哀愁。【答案】D(应为秋天)5.对下列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三句写风急引起她的哀愁,借酒御风御寒,借酒浇愁,却愁多风急,忧愁难以消解。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写雁群飞过引起她的伤心,为什么呢?因为这雁是“旧时相识”。原来诗人认得,这群飞雁是过去栖宿在她老家屋檐下的,现在来寻旧主人了,而物在人亡,怎不引起诗人的悲伤呢?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写菊花引起她的哀愁。地上一丛丛的菊花,却枯萎憔悴了,看到了花的憔悴,诗人就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时日难熬引起了哀愁。“守着窗儿”是因为孤寂翘首盼望有人能来解闷的情景,可是半天也没有人来,“独自”一人怎么样才能熬到天黑呢?【答案】B(“这群飞雁是栖宿在她老家的”错)6.对《声声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连用叠字把一位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情态刻画了出来,反映出作者的孤独与凄清、沉痛和心酸。B.上阕后几句写内心用各种方式抵御悲哀的侵袭,而外界的力量又不可抗拒地把她围困在悲哀之中。C.“满地黄花”句,由上阕的远处景物的描写转到眼前的景物的描写,写自己“寂寞深闺”中的闲愁。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句写实景,表愁情,逼出下文的“愁”字。【答案】C(由空间描写转到眼前的景物,并不是深闺的闲愁,而是社会加给她的沉痛)7.填空。(1)从唐五代兴起,而在宋代兴盛的一种新体诗是____________。前人评论宋词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说,并以之把宋词分成了最重要的两大流派。宋代“婉约”词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豪放”词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是__________,她著有词集《____________》。“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她的词作《》中的名句。(2)李清照,号____________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____________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之子____________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____________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____________、金石。靖康元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提出词“____________”之说(见《词论》)。前期作品多写____________,内容缺乏深意。后期作品多抒发__________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美。(3)李清照的词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____________的生活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