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物理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2"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答案:B解析:A是不浸润现象,B是表面张力,C是毛细现象,D是不浸润现象。2.(·烟台高三检测)在吉尼斯大全中,记述了一个人创造了赤着脚在650℃的燃烧着的一长堆木炭上步行了约7.5m的“世界之最”纪录。关于他创下的这个奇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表演者一定在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火来不及灼伤脚C.这个表演者可能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松地走过去的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即使灼伤也不厉害答案:C解析:当赤着的脚踩上炭火时,灼热的炭火使脚底的汗水迅速汽化,立即在脚底下形成一个很薄的蒸气层。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对脚板将起到绝热防护作用,行走中脚上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补偿了汽化所需的水分。因为跳跃、踮着脚走均不能提供足够的汗水,且容易使脚陷进炭火,从而使保护层失效。故应选C。3.(湛江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一定越小B.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作用力一定越小C.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D.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答案: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0℃的冰熔化为0℃的水的过程中内能不变D.100℃的水变为100℃的水汽的过程中内能增大答案:D解析:物体吸热后温度可能不变,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A错。物体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若分子势能减小,物体内能可能减小或不变,B错;0℃的冰熔化成0℃水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C错。100℃的水变成100℃的水汽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大,D对。5.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答案:C解析:首先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故A、D错误,它们是非晶体的图象;其次分清是熔化还是凝固的图象:熔化是固体变成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在升高,而凝固过程则恰好相反,故C对。6.如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体积为V,当保持温度不变()A.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增为2V时,水汽的压强变为pB.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V时,水汽的压强增为2pC.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小,水汽的密度减小D.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答案:A解析:由于容器中的水汽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上提活塞时,容器中的水汽变为未饱和汽,根据玻意耳定律(近似符合),体积增为2V时,压强变为p,故A正确,下压活塞时,饱和汽体积减小,但饱和汽压和饱和汽密度不变,故B、C、D错,因此选A。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答案:CD解析:判定固体是否为晶体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和无规则的外形,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和规则的外形。8.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A.A固体和B管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