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物理第19章第6节核裂变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3-5"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题为多选题)1.铀核裂变时,对于产生链式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铀块的质量是重要因素,与体积无关B.为了使铀235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直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快中子C.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D.裂变能否发生链式反应与铀块的质量无关答案:C解析:要发生链式反应必须使铀块体积(或质量)大于临界体积或临界质量,故A、D错,C对。铀235俘获慢中子发生裂变的概率大,快中子使铀235发生裂变的几率小,故B错。2.原子核反应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核电站等,在下列核反应中,属于核裂变反应的是()A.B+n―→Li+HeB.U―→Th+HeC.N+He―→O+HD.U+n―→Ba+Kr+3n答案:D解析:由链式反应特点知:反应过程中由一个中子引发裂变,放出2~3个中子促成链式反应,故D正确。3.关于原子核反应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棒是核燃料,裂变时释放核能B.镉棒的作用是控制反应堆的功率C.石墨的作用是吸收中子D.冷却剂的作用是控制反应堆的温度和输出热能答案:ABD解析:铀棒是核燃料,裂变时可放出能量,A正确。镉棒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作用是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即控制反应堆功率,B正确。慢中子最容易引发核裂变,所以在快中子碰到铀棒前要进行减速,石墨的作用是使中子减速,C错误。水或液态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同时也使反应堆冷却,控制温度,D正确。二、非选择题4.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动力潜艇在巴伦支海海域沉入海底,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消息传出,世界震惊。(1)核潜艇的动力来源是________。A.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B.重金属放出的化学能C.重核裂变放出的核能D.轻核聚变放出的核能(2)在巴伦支海,几十年来,人们在那里倾泻了不少核废料,这些核废料占沉没到全球海洋全部核物质的。前苏联的一艘核潜艇“共青团员”号在1989年沉没此海的1600m深处,已开始释放核物质,在科拉半岛上有100多艘已退役的核潜艇停泊在港口,部分已开始泄漏核废料,“库尔斯克”号的沉没再次引起人们的恐慌。核废料对海洋环境将长期起污染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A.铀和钚衰变速度很快B.核废料存在放射性C.核废料半衰期很长D.核废料中的重金属有毒(3)核物质的放射性导致海洋生物发生变异,放射性导致生物体的________。A.细胞灼伤B.基因突变C.基因互换D.基因重组(4)放射性对生物体造成损失,其物理机制是________。A.热作用B.电离作用C.穿透作用D.物理化学作用答案:(1)C(2)BCD(3)B(4)D5.我国秦山核电站第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如果1g铀235完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为8.2×1010J,并且假定产生的能量都变成了电能,那么,此核电站每年要消耗多少铀235?(一年按365天计算)答案:1.15×102kg解析:核电站每天的发电量为W=Pt=3×108×24×3600J=2.592×1013J每年的发电量W总=365W=9.46×1015J,而1g铀完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为8.2×1010J。所以,每年消耗的铀的质量为m=g=1.15×102kg。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4题为多选题)1.U吸收一个慢中子后,分裂成Xe和Sr,还放出()A.1个α粒子B.3个中子C.10个中子D.10个质子答案:C解析:设放出的粒子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核反应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由题意可知则由此判定该核反应放出的一定是中子,且个数是10,C选项正确。2.我国秦山核电站第三期工程中有两个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U的裂变,现有四种说法:①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②U的一种可能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为U+n→Xe+Sr+2n;③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④一个U裂变能放出200MeV的能量,合3.2×10-11J。以个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由U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关系易知①正确;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②正确;半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