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小狗包弟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倾泻终身制闻过饰非涣然冰释B.缘份家具城重峦叠嶂一笔勾消C.博弈爆发力挑肥拣瘦兵荒马乱D.玷辱赡养费和衷共济陈词烂调【答案】C(A.文过饰非;B.缘分,一笔勾销;D.陈词滥调。)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表示,从小耳濡目染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B.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石油等丰富的矿物资源,在渔业等其他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经济价值。C.他坚信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所以常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一个人呆在教室给自己开小灶。D.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进而忽视了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答案】A(A.“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B.“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可改为“不可估量”。C.“开小灶”,指为别人提供或得到他人的超常的待遇。不能用于自己。D.“进而”,不能与“由于”相配合。)3.对“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那个苦难的日子里,自己也成了任人宰割的一只狗,没了自由,没了尊严。只是没有被折磨死,这是不幸中的万幸。B.“我”在那个苦难的日子里,自己也成了任人宰割的一只狗,没有了自由,没了尊严,但“我”乖巧顺从,没有被折磨死,这是不幸中的万幸。C.“我”惭愧,“我”天天在内心深处检讨自己,但“我”没有自杀。D.他们把“我”当成了狗,只是没有像解剖狗那样将“我”剖腹杀害,真是万幸。【答案】A(此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变成了包弟”是比喻的说法。没折磨死是幸运,而不是“我的乖巧”。)4.对原文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A.在十年“文革”期间,人的尊严被严重地践踏,人自身尚且难以保全,当然也就很难照顾到一只小狗了。但是,巴金却为包弟的悲惨遭遇一直自责不休,这一方面是他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B.包弟在当时的遭遇并不是单一的,它的悲剧其实代表了很多人所遭受的不幸。C.巴金在怀念包弟,同时也在怀念曾经与他患难与共、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的妻子萧珊。D.巴金是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家,他一直对包弟愧疚不安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担心日本作家由起女士有朝一日要向他问起包弟的情况。【答案】D(关于他愧疚不安的原因叙述不对。)5.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下面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表现在语言上,一是质朴,二是描绘生动。在质朴的语言中道出真情,在表达感情上又真切动人。描写文字中,用词精当准确,使人读后如闻其声,如临其境。B.以情动人。这篇文章把理念、思想寓于精彩感人的事件叙述中,在描写中体现真情,在表达中饱含情思,不仅使人反思深省,而且催人泪下。C.使用了衬托手法。文章开篇描述了另一条狗,为了艺术家而忍受棒打脚踢,甚至不食而死的事,用来反衬作者当年为保全自己而弃狗的懦弱。D.本文揭露了“文革”的罪恶,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答案】D(本项不属于艺术特点。)6.下面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情感呈波澜起伏状的变化: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B.本文按“自然流”叙事抒情,故事进展自然顺畅,过渡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地方。C.本文在思想上呼唤人性,也讴歌人性,倡议人们应爱护动物。D.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家中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的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内心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深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答案】C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