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训练1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运动2.“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3.“…………”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4.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B.统购统销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5.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对其理解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7.“”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增加粮1.95亿吨19%30%棉164万吨26%93%钢535万吨296%580%煤1.3亿吨96%210%电193.4亿千瓦时166%320%原油146万吨235%-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C2.A3.C4.A5.C6.B7.D8.(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开展大跃进运动。在工业领域,全面开展了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影响:浪费了人力和资源,且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