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训练1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训练1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训练1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训练1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3
训练15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么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这段文字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4.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A.侵华英军B.英法联军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D.八国联军5.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A.群众基础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D.革命方式6“”“”.义和团运动兴起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A.农民阶级的运动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D.义和团不断变换斗争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7.年,中国申奥成功并成功加入WTO,这成为一份给予中国的新世纪贺礼,而在距此100“”“”年前,帝国主义列强却给中国送来了一份无法忍受的新世纪贺礼,这份贺礼是()A.日本挑起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签订《辛丑条约》D.签订《马关条约》8.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理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木偶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二、非选择题9.阅读以下与《马关条约》签订有关的材料:“……材料一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足,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定条款节略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难道不准分辩?伊藤:只管辩证,”“”“但不减少。李: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之所为。伊藤:日限既定”——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材料二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材料三张之洞说: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切筹商,伏与利益,亲立条约,恳其实力相”——助,问其所欲,许以重酬,绝不吝惜。《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对话双方态度有什么区别?(2)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3)根据材料一、三分析,李鸿章和张之洞在对日本态度上是否有原则性差异?为什么?答案1.C2.C3.D4.D5.C6.C7.C8.B9.(1)日方盛气凌人,蛮横强硬;中方狼狈应酬,俯首听命。(2)不完全正确,因为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造成的。(3)没有。张之洞为反抗日本而向英俄德等几个强盗卖身投靠的做法与李鸿章的投降主义没有区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训练1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