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第三中学陈乃云《送友人》古诗群文阅读1求同导入壹眼中有画,心中有诗,生活就会充满诗情画意!自古以来,悲欢离合,在所难免。但如何让“离别”也别具情韵,成为追寻的诗和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在《送友人》等五首送别诗中感受诗情画意的“离别”吧!先请同学“读诗题”,说说从标题中读出哪些信息?《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灵澈上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别”群文篇目一读,辨诗题,知“议题”齐读五首诗的题目,说说此次学习的五首诗的共同“议题”是什么?•共同“议题”是“送别”。•它们题材相同。五首诗的标题都点明了送别的对象;•都有“画面感”,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字词,理解诗意,了解送别诗,背诵默写古诗。2.诵读五首诗,找出诗中描绘的景、物,了解“意象”。3.品析关键词句,感受送别诗的“诗情画意”之美,了解什么是“意境”。4.比较五首送别诗的异同,体会“送别之情”的细微差别,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比异赏析贰二读,正字音,明节奏送友人李白(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兹(zī)二读,正字音,明节奏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浥(yì)二读,正字音,明节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读,正字音,明节奏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何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二读,正字音,明节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读,找意象,想画面请同学们分别找出群诗中的景物。《送友人》:青山白水浮云落日孤蓬班马《送元二使安西》:朝雨客舍柳树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孤帆碧空长江《送灵澈上人》:竹林寺钟声荷笠斜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碧莲红荷三读,找意象,想画面明确: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古人特别喜欢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组诗中写到的物、景因为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为作者表达情感服务,所以就是他们各自的意象。三读,找意象,想画面讨论:作者所选的意象在送别诗中有何作用?(一)诵读五首诗的开篇句,感悟其所选意象的特点和作用。(二)接下来看看每首诗又是如何进一步通过重要的意象来突出全诗的主旨的?揣摩意象修饰语的感情色彩,掌握意象中心语的特殊含义。三读,找意象,想画面请根据所找到的意象,想象画面并拟个与表达情感有关的名字。《送友人》:青山白水城郭图孤蓬随风万里图浮云落日班马图《送元二使安西》:春雨中饮酒送友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深情目送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六月碧荷红花图《送灵澈上人》:荷笠独归图四读,赏意境,悟诗情充分发挥想象,根据每首诗中最具画面感,最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所展现出的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幅“”图,并说明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读,赏意境,悟诗情《送友人》通过描绘一幅“浮云落日班马”图,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四读,赏意境,悟诗情《送元二使安西》通过描绘一幅“春雨中饮酒送友图”,表达对友人深情体贴的劝酒惜别之情。四读,赏意境,悟诗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一幅“烟花三月深情目送”图,表达了充满诗意的惜别之情。四读,赏意境,悟诗情《送灵澈上人》通过描绘一幅“荷笠独归图”,表达了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四读,赏意境,悟诗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绘一幅“西湖六月碧荷红花”图,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眷恋之情。四读,赏意境,悟诗情明确: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氛围和境界,是一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若干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整合辨析叁五读,知作者,明异同: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