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二.教学目标:1、列举古代中国在金属冶炼、纺织、陶瓷方面的先进技术成果;(掌握)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历程;(掌握)3、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特征。(识记)三.重、难点讲解:重点:古代中国在金属冶炼、纺织、陶瓷方面的技术成就及世界领先的地位;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是生产青铜器(铜、锡、铅等合金),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在官营手工业继续壮大的同时,私营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明清以前,我国的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作为农耕经济的必要补充,手工业在古代社会经济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重点、掌握)(一)青铜冶炼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概念解析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文化遗物的特征介于龙山文化晚期和商文化早期之间,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典型代表。这处遗址的最下层被众多知名学者认定为夏文化。2、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商周时代青铜铸造技艺已臻于成熟,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热点链接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这时期青铜器的使用范围也很广,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武器、生活用具都已应有尽有。此时,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造型准确,器身上还出现了粗疏的动物纹或几何纹。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有长篇铭文,有的多达三、四百字。(二)钢铁冶炼1、技术成就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而且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这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1)春秋时期的块炼钢。概念解析块炼钢:将块炼铁反复加热锻打,挤出杂质,并在与炭火接触中增碳变硬,锤炼成钢。这种方法劳动量很大,效率低下。但块炼钢的性能远远优于生铁和熟铁。(2)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灌钢法的出现,提高了钢的质量,产量大增,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钢广泛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燃料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用木炭做燃料。(2)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经相当普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要点点拨使用焦炭冶铁,是冶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在中国开始用焦炭冶炼钢铁几百年后,欧洲人才采用这一技术。焦炭的使用直接促成了当时欧洲冶铁业的发达,构成了当时工业革命的重要一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二、衣被天下(重点、掌握)(一)丝织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早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热点链接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可见,丝绸在古代的东西方交往中充当了重要的媒介。3、唐代:出现缂丝技术,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