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3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3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3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题组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解析]吃西餐并不属于民族同化政策,而是西方文化传入使中国的饮食习惯改变而已,对国人来说中餐比西餐更有吸引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项。[答案]B2.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解析]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的主张,故C项正确。[答案]C3.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材料中“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说明国人变革心态比较矛盾,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B4.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A.中山装B.列宁装C.长袍D.马褂[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山装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故A项正确。列宁装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服饰,长袍、马褂是清代民间的传统服饰,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5.“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实行公历,而民间依然有实行农历过年的,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故选择C项。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答案]C题组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6.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时间信息“20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综合实力提升、经济全球化加强,中国的传统服饰在国际舞台的活跃,体现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同时由于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文化对国际社会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A项正确。[答案]A7.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B.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解析]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所涵盖内容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思想、体育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的变化,故C项正确。[答案]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