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杀菌与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的原理相同B.硫酸铁晶体可用于袋装食品中的脱氧剂C.地沟油可用来生产肥皂、甘油,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D.利用石英可生产高纯硅,高纯硅是制光导纤维的重要材料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46g乙醇与甲酸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B.1L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Na+数为0.1NAC.标准状况下,5.6LNO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D.常温下,14g铁皮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75NA9、熏衣草醇(结构如图)可以用于高级化妆品及香水的香料。下列有关熏衣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熏衣草醇的分子式为C10H16OB.薰衣草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C.熏衣草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D.熏衣草醇使漠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10、采用下列装置欲验证CaSO4与炭粉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还原产物是S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乙欲验证气体中的还原产物,故乙中盛有CaSO4溶液B.装置丙和装置丁的作用是除去SO2和其他杂质气体C.装置戊中黑色粉术变红,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氧化产物有COD.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关闭止水夹,再迅速熄灭装置甲中的酒精灯11、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燃料多样、余热利用价值高等优点。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B.负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2+H2OC.该电池可利用工厂中排出的CO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mol电子,消耗3.2gO2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其中X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Y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Z的都强B.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X的氧化物结构中阴阳离子之比为1:2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13、室温条件下,用0.10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酸HX、HY、HZ,三种酸的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离常数Ka(HX)的数量级为10-12B.HX的电离程度大于X-的水解程度C.pH=7时,三种溶液中c(X-)=c(Y-)=c(Z-)D.P点对应的溶液中:c(Y-)>c(Na+)>c(HY)>c(H+)>c(OH-)26、(15分)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其中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试解释该装置中产生NH3的原理:____________。(2)装置乙中盛有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戊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价Cu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可发生反应:Cu2O+2H+==Cu2++Cu+H2O。某同学取上述反应后玻璃管内的物质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荡后发现溶液为蓝色,且试管底部有红色Cu,他得出结论:NH3还原CuO生成Cu2O。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装置丙的玻璃管内CuO粉术为mg,实验结束后测得玻璃管内固体粉末为ng,若CuO完全被还原为Cu,则m:n=______;写出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丁中的干燥管增重为_______g(用含m或n的代数式表示)。27、(14分)自上个世纪德国建立了第一套合成氨装置,合成氨工业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作出了极大贡献。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①1gH2完全燃烧生成H2O(g)放出121kJ的热量;②N2(g)+O2(g)==2NO(g)△H=+180.5kJ·mol-1③4NH3(g)+5O2(g)==4NO(g)+6H2O(g)△H=-906.2kJ·mol-1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用化石燃料(特别是煤)制备的原料气H2中含有杂质碳(主要成分为CO2)、杂质硫主要成分为H2S)。工业上采用湿法脱硫的方法回收硫,方法是先用纯碱溶液吸收H2S,使之转化为Na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