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与运动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得出方式: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得出的.内容:�揭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的原因.惯性概念:�.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惯性现象的利用和危害预防.(联系生活生产中熟悉的实例思考)力的合成合力———等效替代法.同方向:大小F=F1+F2,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反方向:大小F=�,方向�.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或�.二力平衡条件:共物、等大、同线、反向.二力平衡应用.(思考题例)F合=0N例1(2015·枣庄)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解答:解:结合惯性知识,正确的解释为: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③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2(2015·莱芜)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解析: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36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D、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惯性的知识,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答案:C图7-1例3(2014·威海)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随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B.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C.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右侧倒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都不影响惯性。(3)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解答:A、由于木块随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相对于小车没有运动的趋势,所以它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惯性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下部由于受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的上部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故C不符合题意.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小车和木块上,属于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一、填空题1.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都不是由于物体没有受到力,而是它受到�作用的结果.2.(2015·上海嘉定)把一个重为3N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且苹果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始终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上升过程中,苹果所受合力为3.2N,则苹果受到的阻力为铅牛。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铅牛。当苹果下落到地面并静止时,苹果把受的重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3.(2015·自贡)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是沙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沙N.图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