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告别“雅尔塔”》(一)预习探究1.1985年,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着手改革:A.经济:措施“”结果:B.政治:(1)结果:(2)结果:2.苏东剧变:原因:模式的弊端(根本原因);改革经济危机带来;人民生活过程:(结束标志:1991年月,《》的签署,“”建立)影响:;实质:(A.国家名称VS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3.经验教训/启示:A.以为中心,促进发展,提高B.坚持道路,坚持的领导,维护社会C.立足,遵循,把和结合起来。(二)探究交流学法一:史料研习。能够由史料判断历史事件,获取信息。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请写出材料一中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格局是怎样被打破的?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它导致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学法二:理论提升。由史实或历史现象追溯历史事件,了解历史事件本质。(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三)达标巩固1.1991年底,一位老妇人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老妇人感慨的事件是()A.十月革命B.苏德战争C.华约建立D.苏联解体2.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3.“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运动C.工业化运动D.戈尔巴乔夫改革4.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5.小明曾经于1992年给在他远莫斯科工作的爸爸写过一封信,那么他当时写在收信人地址一栏中的国名应该是()A.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B.沙皇俄国C.俄罗斯D.苏维埃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