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考试卷一、口语交际(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1、学生小宇喜欢流行歌曲的原因是和;老师对学生听流行歌曲的态度是。(3分)2、假如你是小宇,想要回被没收的MP3(音乐播放器),你会怎么跟妈妈说呢?(3分)二、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8个小题,共25分)运用积累完成3-5题。第6题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写一句话。3、情思是诗。我们口味“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落寞惆怅;也感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然心动。(2分)4、情怀是诗。陆龟蒙歌咏凌波独立的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杜甫高歌至死不悔的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分)5、情结是诗。龚自珍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隐用“,”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3分)6、情谊是诗。“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送别董大时真诚的劝慰;。(3分)班里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你热心帮助大家解决7-10题中的问题。(15分)7、第一小组举办小报展览,请帮他们审稿。①写出拼音替代的字,并给加点字注音。(3分)走进典,走进名著。我们与鲁迅一同聆听藤野先生的教诲;与唐僧师徒一同在艰难的路途中跋涉;与汤姆.索亚一同在黑暗的山洞里体验成长------jīng典教诲跋涉②在原句上改正下面两个病句。(2分)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8、第二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力求有创意)(4分)栏目一栏目二栏目三9、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评选活动。请帮他们完成下面这块展览板。(3分)人物:林冲出处:《水浒传》人物小传:10、请帮第四小组设计一种活动,并介绍其中最有特色的环节。(活动形式要与以上三个小组的不同)(3分)活动形式:特色环节:三、阅读(本大题含12个小题,共4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阅读说明文,完成15-18题(14分)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