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阅读、讨论P-37材料:“虚报十亩地逮捕三村官”他们的“致富”是否合法,为什么?一、合法致富,依法纳税2、合法致富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33、非法致富的危害、非法致富的危害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4、“法”与“义”的关系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5、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第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不要为一己之利而忘记了法律,不是自己的合法所得,不能占为己有。66、税收的含义和特征、税收的含义和特征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国家的发展有纳税人的贡献。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1、党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2、富而思源,回报社会(结合P-40两则材料)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倘若先富起来的人不愿“富而思源”,国家可以通过什么手段调控呢?国家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加大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力度,提高国家财政能力,国家还增设了奢侈品消费税。3、要富而思进(结合P-42两则材料)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与时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倶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三、勤俭节约,文明消费2009年5月8日,《长春日报》载一则消息,令人咋舌:近日某商店推出一款价位在8888元每席的黄金宴,宴中仅一道菜中有“黄金”金属。到目前为止,预约用餐顾客已排到6月中旬。这种消费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少见,对富起来的人们,手中钱如何花?如何消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勤俭节约的意义(1)、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2)、勤俭节约是企业家成功的法宝(3)、勤俭是做人的美德2、富裕年代,要培养勤俭节约好习惯(1)、勤俭节约不过时,勤俭美德不能丢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2)、中学生要培养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习惯作为中学生,正处于在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格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必然有益于个人的成长;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影响。中学生如何学会合理消费?作为中学生我们社会阅历不够丰富,自觉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还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在消费时,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在消费中要用环保眼光去消费和选购商品,要有“绿色消费意识”,在满足基本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精神消费和需求,在消费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结合本课的学习,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句话作为你的消费格言。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学会合理消费,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因为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