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4)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准线、离心率).•(5)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6)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主干知识——平面解析几何的又一核心内容,考查题型广泛,形式多样,难易题均有涉及.小题主要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为主;大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焦点弦问题,内容涉及交点个数问题,有关弦的中点问题及弦长问题,相交围成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等.•在解题过程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重,对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计算要根据题目中曲线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利用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将计算简化,讲求运算的合理性,如“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等.试题淡化对图形性质的技巧处理,关注解题方向的选择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适当关注与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知识的交汇,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预计2011年高考在本章的小题考查重点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特别是椭圆的离心率问题,大题综合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焦点弦问题,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交汇.•1.已知两定点A(-1,0),B(1,0),点M满足则点M的轨迹是()•A.圆B.椭圆•C.线段D.直线•因为AB=2,所以点M在线段AB上,故选C.•易错点: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大于的动点轨迹才是椭圆.2,MAMBC12FF•2.已知椭圆(a>b>0)的焦点分别为F1、F2,b=4,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2的周长为()•A.10B.12•C.16D.20•因为b=4,,又b2=a2-c2,得a=5,c=3,由椭圆定义可知△ABF2的周长为4a=20,选D.22221xyab35D35cea•3.椭圆x2+2y2=2的右焦点到直线y=3x的距离是()•A.B.C.1D.•将椭圆方程化为所以其右焦点坐标为(1,0),它到直线y=x的距离为•选B.•易错点: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须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B123232212xy,333213d,•4.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为,且椭圆G上一点到G的两个焦点之和为12,则椭圆G的方程为.•e=,2a=12,a=6,b=3,•则所求椭圆方程为32221369xy32221.369xy•5.椭圆:的两个焦点F1,F2,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恰在y轴上,则•=.•由已知椭圆方程得a=2,b=,c=3,F1(-3,0),F2(3,0).221123xy12PFPF733•因为焦点F1和F2关于y轴对称,所以,则P(3,),•所故填7.32232PF,2137324322PFaPF,127PFPF,•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12FF•(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a>b>0)或(a>b>0).•(3)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b,c之间的关系是a2=b2+c2.•(4)形如Ax2+By2=C的方程,只要A、BC为正数,且A≠B就是椭圆方程,可化为标准形式:22221xyab22221xyba、221.xyCCAB•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1)椭圆(a>b>0)上的点中,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a,a],纵坐标y的取值范围是[-b,b],=2c,若<2a,则点P的轨迹不存在,若=2a,则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22221xyab12FF12PFPF12PFPF•(2)椭圆的对称轴为x轴和y轴,椭圆的对称中心为原点,对称中心叫椭圆的中心.•(3)椭圆(a>b>0)的四个顶点是(-a,0),(a,0),(0,-b),(0,b),它们是椭圆与其对称轴的交点.•(4)离心率范围是(0,1).22221xyab,cea•重点突破: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此焦点与长轴上较近的端...